3月1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据悉,上海三中院自2017年集中管辖部分食品药品安全的民商事案件,案件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公益诉讼主体扩展,案件增长明显。以往公益诉讼案件均由检察机关提起,2023年市消保委提起公益诉讼5件,维护消费者权益作用发挥显著。2023年,在新修订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支持下,市消保委运用公益诉讼,促进了线上消费领域的公平竞争。二是进口食品安全纠纷较多,涉及面较广。上海三中院受理的涉案件中,进口食品案件占总数近六成,涉不老丸、美白丸等进口美容保健类产品。其余为酒类、饮品、火腿、蜂蜜、水果等。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大多分布在在进口食品含有我国禁止添加的物质或成分等。此外,减肥产品等领域犯罪多发,在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情况较为突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三是网购纠纷多,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突出。随网络购物慢慢的变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方式,网购类案件占案件总数七成以上。
同时,上海三中院从去年生效的涉消费者权益案件中发布典型案例。其中一起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诉某科技有限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这也是上海首例依法支持消保委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赔偿请求的典型案件。
被告某科技有限公司在某平台销售某品牌电暖器,销售网页上使用“1度电全屋35”“200m3全屋循环暖风”“耗电量0.27千瓦/小时”“1分钟温度从15以下升至35”等宣传用语。
原告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涉案电暖器进行仔细的检测,结果显示被告对产品的宣传描述与实际检验测试结果严重不符,如在密闭无窗的16平方米实验箱内,电暖器开启后消耗1度电可以使房间平均温度由17.4升高至23.8,升高了6.4;电暖器开启1小时所消耗的电量为1.954度;电暖器开启1小时后室内平均温度由17.4升高至26.4,升高了9.0。
原告认为被告不实宣传,导致不特定消费者接收到错误信息,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亦对行业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市消保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提起公益诉讼,请求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支付赔偿金以及维权费用等。
庭审中,被告表示这种宣传模式是行业内经营者为争取更多竞争机会而普遍采取的“惯例”做法。
上海三中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明知涉案电暖器不能够达到宣传的相关功能,故意提供误导信息,使浏览网页的消费者产生该产品省电等性能上优于同类商品的错误认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花了钱的人产品的选择,其行为侵犯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对应法律后果,遂判决被告立马停止不实宣传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并予公开赔礼道歉;同时综合考量被告行为的性质、影响区域、维持的时间、获利情况、自行整改情况及产品营销售卖等因素,判令被告承担20万元赔偿金等。
发布会上,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介绍线上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情况。他指出,线上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挑战,电商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属地监管不平衡、细分行业监督专业性要求高等问题。
市消保委聚焦线上消费领域的隐性侵犯权利的行为,对某些网店夸大电暖器省电效果的虚假宣传行为,及时启动调查并提起诉讼。通过系列公益诉讼案件的开展,市消保委成功揭露了行业内隐性侵权现象,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唐健盛介绍,2023年,市消保委已成功提起5件线上消费领域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其要求相关企业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支付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均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这一行动不仅有效制止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失序行为,更通过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据悉,市消保委联合法律专家设立公益诉讼专项课题,深入研究并解决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区分、赔偿金定性等难题。同时,市消保委还创新性地将公益诉讼与公益基金相衔接,将公益诉讼所获赔偿金交由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实现了惩罚性赔偿路径的打通。
来源:江南app下载安卓 发布时间:2024-08-11 12:20:47